那些年没有AJ可以穿,没有英雄联盟可以打,更没有哈根达斯可以吃,只有为数不多的零花钱。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课间、放学,和关系要好的同学相约到小卖部,买一根雪糕,一包干脆面,一包辣条,QQ糖。今天,和大家一起细数我们童年吃过的零食!
说到小时候的零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甜到心尖尖的糖果。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一段滑梯上的经典广告语成为QQ糖的重度爱好者。但是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一块钱一包的QQ糖不算便宜,要攒好几天的零花钱才能买上一小包。还会和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分享着吃,互相挑选自己喜欢的味道,嚼得津津有味。
还有一种能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的神奇糖果——跳跳糖。1毛钱买一包,小心翼翼的倒在手心,仰起头迅速放进嘴巴里,还记得那种糖粒在口腔舌尖舞蹈的感觉,闭着嘴巴都能感觉糖要从嘴巴和耳朵里跳出来,和小伙伴能玩的不亦乐乎。
“老鼠屎”这个名字的糖果,给现在的我肯定是不会去尝试的。但小时候真的是超爱这一款,一粒粒小小的也的确非常形象,口味就是酸溜溜的陈皮味。其实这种糖果名叫“猴王丹”,一小瓶能吃很久,便于携带,揣在兜里跑起来哗啦啦,任何时候都能嚼几粒过嘴瘾,当然,上课时候也偷偷吃过哦~
可以当口哨吹出声响的口哨糖,赠送“纹身贴”,秒变酷仔的泡泡糖,还有“包治百病仙丹”麦丽素。
除了糖果这一类甜甜的零食之外,还有零食界的超级大咖——辣条。能说得上名字的有卫龙,唐僧肉,牛板筋,大刀肉。
小卖部的阿姨一般会将一种大包装的辣片一包拆开卖,一角钱一张,下课了直接奔向小卖部吃两张,再跑回去上课,有时候坐在教室嘴巴边边还有辣椒面。那时候的辣条基本诞生于不知名的小作坊,成名于小卖部,是被我们这一代捧起来的爆款产品。虽然现在现在行业越来越规范,但是也提醒喜欢吃辣条的朋友,不要贪吃哦。
有了辣条当然少不了饮料,被辣条辣到的时候,要是来一口冰镇健力宝,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不过最喜欢喝的还是AD钙奶,一板有4瓶,都是数着日子喝,每天最多只能喝一瓶。虽然现在还能买得到,但当时那种满足感是现在体会不到的了。
高乐高在小时候觉得是奢侈品,印象中高乐高有许多种口味,但是只喝过巧克力味。回味起来有点像现在奶茶店的热可可,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小时候喝饮料是比吃雪糕更奢侈的事情,饮料种类也比较少,售价就相对高一些。最便宜的当属冰水一类的饮料。一毛钱一袋,小时候饮料必备产品。虽然现在想起来,都是满口的糖精水儿味道,但是小时候喝起来真的是津津有味。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时候零食界的扛把子——雪糕,简直就是快乐暑假的来源。记得卖雪糕的铃铛声,只要“卖雪糕嘞~”的声音想起,立马能勾起馋虫。那时候制冷技术还不够发达,卖雪糕的阿姨都是推着小车,用泡沫保温箱装着雪糕,因为保温效果不好,很多雪糕都逃脱不了融化的命运,有时候会吃到混着冰碴和冰水的雪糕。
小卖部渐渐有了印着海尔兄弟标志的冷柜,雪糕的种类就变更多样化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有七个小矮人、雪莲、宝莲灯、绿舌头、娃娃头、三色杯、大脚板。每次去小卖部一定是先冲向冷柜,挑选自己喜欢的雪糕。
可以说是在零食的口感、创意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以果冻为主体的冰棍,冷冻时口感是硬的,带着一种沙沙的感觉,但冰融融化之后整根冰棍就会变成柔软的舌头,有果冻的Q弹和冰糕的凉爽,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拿绿舌头吓过人呢?
我们的童年,吃干脆面是为了集齐108张英雄卡,买面之前先透过包装袋摸摸里面是否有卡片,打开时候开不及吃要先看看是不是新的卡片;我们的童年,南京烤鸭里并不是鸭肉,但我们一样吃的无比美味;我们的童年,方便面还是种类稀少的零食,现在已经能吃到全世界各国的味道。我们的童年,吃过的好多零食都没有了,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冲向小卖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