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可能会影响页面展示效果,建议您升级或者更换浏览器。
首页 走进海尔 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

我们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在全球设立了10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35个工业园、138个制造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连续5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连续14年稳居“欧睿国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名。

集团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海尔智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和《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我们拥有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等全球化高端品牌和全球首个智慧家庭场景品牌三翼鸟,构建了全球引领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和物联网大健康产业生态盈康一生,旗下创业加速平台海创汇已孵化加速7家独角兽企业、107家瞪羚企业和12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海尔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持续聚焦实业,布局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主赛道,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以科技创新为全球用户定制智慧生活,助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数据截至2023年8月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人的价值最大化”
贯穿海尔发展六个战略阶段

  • 名牌战略

    1984-1991
    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
  • 多元化战略

    1991-1998
    盘活资产先盘活人
  • 国际化战略

    1998-2005
    出口创牌倒逼人才国际化
  • 全球化品牌战略

    2005-2012
    世界是我的人力资源部
  • 网络化战略

    2012-2019
    从出产品的企业到出创客的平台
  • 生态品牌战略

    2019-
    创客生增值,增值生创客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大门.jpg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大门

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冰箱厂已经亏空147万元,张瑞敏是到农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年。

1985年海尔砸毁76台不合格电冰箱的场景.jpg

1985年:海尔砸毁76台不合格电冰箱的场景

为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张瑞敏带头亲手砸毁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并明确提出“创优质、夺金牌”的目标,制定了“名牌战略”。

1986年裴培义大使向张瑞敏竖起大拇指.jpg

1986年:裴培义大使向张瑞敏竖起大拇指

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生从北京专程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工厂紧张有序的工作状况让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轻的厂长张瑞敏。

1987年海尔冰箱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中标后,外国政要来访.jpg

1987年: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各国来访邀请会

2月1日,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

1988年第一块“国家优质产品奖”金牌.jpg

1988年:张瑞敏厂长领奖归来

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开始评选“国家优质产品奖”。青岛电冰箱总厂生产的琴岛-利勃海尔牌四星级BCD-212升双门电冰箱参加评选,以优异成绩一举获得了中国电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优质产品奖”金牌。在获得金牌与银牌的13家企业中,海尔创业时间最短,只有四年。

1989年(上个世纪80年代消费者抢购琴岛利勃海尔冰箱的场景。).jpg

1989年:上个世纪80年代消费者抢购琴岛利勃海尔冰箱的场景

市场发生波动,消费者持币待购,很多冰箱厂家降价销售,这时,海尔凭借高质量创出的品牌效应,提价12%,仍然受到用户抢购。

1990张瑞敏厂长(左二)领取企业改革创新奖(风帆奖)。.jpg

1990年:张瑞敏厂长(左二)领取企业改革创新奖(风帆奖)

海尔先后获得国家颁发的“企业改革创新奖(风帆奖)”“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国家质量管理奖”,为今后规模的扩张与腾飞积蓄了管理的经验与人才。

1991年琴岛海尔集团公司成立暨新闻发布会。.jpg

1991年:琴岛海尔集团公司成立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14日,经青岛市政府批准,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电冰柜总厂整体划入海尔,成立“琴岛海尔集团”。由此,海尔从“名牌战略阶段”进入“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

1992年青岛海尔工业园奠基.jpg

1992年:青岛海尔工业园奠基

6月,海尔抓住机遇,在青岛市东部高科园征地800亩,开始建设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个工业园。

海尔股票(600690)在上海证券交易中心挂牌上市.jpg

1993年:张瑞敏出席上市仪式

11月19日,海尔股票(600690)在上海证券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筹集到的资金使海尔工业园得以顺利建成。

1994年1月10日刊登周云杰《跨跃另一种高度》文章的《海尔人》报纸。.jpg

1994年:1月10日刊登《跨跃另一种高度》文章的《海尔人》报纸

上世纪90年代初,海尔开始探索员工自主管理。冰箱二分厂门封条班组从全厂第一个“免检班组”升级为全厂第一个“自主管理班组”,时任青岛电冰箱总厂二分厂厂长、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的周云杰亲自撰文鼓励员工创新。

1995年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jpg

1995年: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

7月,原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短短三个月实现扭亏为盈。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输入海尔文化,盘活被兼并企业,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展。

1996年6月,海尔获得美国优质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张瑞敏个人被授予五星钻石终身荣誉。(-新华社图片-底片).jpg

1996年:美国优质服务协会向张瑞敏颁发国际星级服务最高荣誉“五星钻石奖”

6月,海尔获得美国优质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张瑞敏个人被授予五星钻石终身荣誉。海尔是首次提出“星级服务”的中国家电企业。

1997年-海尔德国科隆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暨海尔专营商证书颁发仪式.jpg

1997年:海尔德国科隆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暨海尔专营商证书颁发仪式

2月,莱茵河畔掀起海尔潮,海尔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海尔向外商颁发产品经销证书的消息,不仅使中国人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更标志着海尔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1998年-张瑞敏应邀前往哈佛讲课期间与林佩恩教授合影.jpg

1998年:张瑞敏应邀前往哈佛讲课期间与林佩恩教授合影

3月25日,张瑞敏应邀登上哈佛讲坛讲授海尔“激活休克鱼”的成功案例。张瑞敏是应邀登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海尔是第一个成功案例进入哈佛案例库的中国企业。

1999年美国建厂美国海尔奠基现场.jpg

1999年:美国建厂美国海尔奠基现场

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厂,迈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海尔的国际化策略是先难后易,先到发达国家市场创出名牌,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

2000年第30届“世界经济论坛”.jpg

2000年:第30届“世界经济论坛”

1月27日至2月1日,张瑞敏应邀参加第3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新经济之我见”主题演讲,并提出:不触网,就死亡。

2001年 海尔集团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一家冰箱厂的签字仪式.jpg

2001年:海尔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一家冰箱厂的签字仪式现场

6月19日,海尔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厂的签字仪式在海尔总部举行,这是中国白色家电企业首次实现跨国并购。

2002年美国大厦.jpg

2002年:美国海尔大厦外景

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总部,说明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2003年日本东京银座广场亮起了海尔霓虹灯广告.jpg

2003年:日本东京银座广场亮起了海尔霓虹灯广告

8月20日,位于日本东京繁华商业区银座广场四丁目七宝楼楼顶亮起了海尔霓虹灯广告,这是中国企业在东京银座竖起的第一个广告牌。

2004年曼哈顿广场,美国消费者排长队等候购买海尔空调,最终7000台海尔空调在7小时内销售一空。.jpg

2004年:美国消费者排长队购买海尔空调

7月1日,在与海尔美国总部大楼仅隔三个街区的曼哈顿广场,有大批美国消费者排起了长队等候购买海尔空调,最终7000台海尔空调在7小时内销售一空。

2005年海尔集团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白电赞助商签字仪式.jpg

2005年:海尔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白电赞助商签字仪式

8月12日,北京奥组委在青岛奥帆基地正式宣布:海尔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白色家电赞助商。

2006年海尔-鲁巴经济区揭牌仪式.jpg

2006年:海尔-鲁巴经济区揭牌仪式

由海尔和巴基斯坦鲁巴集团合资建设中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正式揭牌,海尔-鲁巴经济区是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批工业园区之一,也是2006年中国商务部首批境外经济合作区之一。

2007海尔家电下乡产品送到农村。.jpg

2007年:在烟台,海尔产品家电下乡送到农村

12月21日,财政部和商务部在烟台市联合启动“家电下乡”项目。海尔是“家电下乡”项目中标品类最多的企业。

2008年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jpg

2008年:“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活动奠基仪式

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海尔启动了“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计划。奥运会期间,海尔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为37个奥运竞赛场馆提供了6万件绿色节能的创新产品。

2009年 欧睿国际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jpg

2009年:EUROMONITOR(欧睿国际)官网发布数据,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12月1日,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发布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1%,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2010世博会多馆组图.jpg

2010年:世博会多馆组图

海尔与山东馆、美国馆、意大利馆、新西兰馆、世茂馆一同将创新文化和创新理念带入世博会,成为百年世博史上第一家由全球各地分公司同时赞助多个国家馆的企业。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发布会。.jpg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发布会

7月28日,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业务,这标志着海尔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本土化架构,此举成为海尔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2012年12月11日,全球知名商学院瑞士IMD院长多米尼克·特平郑重将“IMD管理思想领袖奖”颁给张瑞敏。.jpg

2012年:IMD授予张瑞敏“IMD管理思想领袖奖”现场

12月11日,张瑞敏应邀赴欧洲顶级商学院瑞士IMD、西班牙IESE商学院演讲,交流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人单合一跨文化融合”案例被收入IESE商学院案例库;IMD授予张瑞敏“IMD管理思想领袖奖”。

2013年海尔与阿里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会2.jpg

2013年:海尔与阿里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会

12月9日,海尔与阿里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海尔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配送安装服务领域的优势,及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优势,联手打造全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该体系对全社会开放。

2014年3月20日张瑞敏入选《财富》全球50位最伟大领袖.jpg

2014年:张瑞敏上榜“全球50位最伟大企业领袖”

3月20日,美国杂志《财富》公布了“全球50位最伟大企业领袖”排行榜,张瑞敏排名第22位。同时上榜的还有“股神”沃伦.巴菲特、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苹果CEO蒂姆.库克等。《财富》杂志对张瑞敏的评价是:“他的突破性管理模式创新,......在西方国家非常罕见,在中国更是从未有过的颠覆。”

2015年海尔智慧生活战略发布会现.jpg

2015年:海尔智慧生活战略发布会现场

3月10日,中国家电博览会期间,海尔发布了7大智慧生态圈,还对外公布了工业4.0战略的实践,并同时上线了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和模块商资源平台。

2016年海尔收购 GE。.jpg

2016年:海尔和通用电气交割现场

6月7日,由海尔(“海尔”)控股41%的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SH600690,“青岛海尔”)和通用电气(纽交所:GE)宣布,双方已就青岛海尔整合通用电气家电公司的交易签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这标志着通用电气家电正式成为青岛海尔的一员。

2017年IEEE通过了由中国海尔COSMOPlant主导的大规模定制国际通用要求标准的建议书.jpg

2017年:海尔卡奥斯COSMOPlat

中国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被ISO、IEEE、IEC三大国际标准权威机构指定来主导制定大规模定制等国际标准。

张瑞敏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png

2018年:张瑞敏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张瑞敏作为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代表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2019年Haier成功转型1.jpg

2019年:BRANDZ全球总裁分享海尔案例

6月11日,“2019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在纽约正式发布,海尔作为“物联网生态品牌”成功登榜。“物联网生态”是今年BRANDZ全球榜的新增品类,海尔成为该品类下全球首个上榜品牌。

集团战略-brandz.jpg

2020年:海尔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百强榜单

6月30日,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WPP与品牌资产研究专家凯度集团(Kantar)联合发布了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海尔以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百强,全球排名较去年提升21位,品牌价值显著提升,生态品牌持续引领。同时,海尔还获得BrandZ授予的全球第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奖。该奖项旨在表彰海尔在全球品牌进化方面的标杆引领。

连续三年!全球唯一!海尔再次以物联网生态品牌上榜

2021年:连续三年!全球唯一!海尔再次以物联网生态品牌上榜

2021年6月21日,2021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在戛纳揭晓,海尔连续三年以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上榜,品牌价值较去年提升41%。由全球知名洞察和咨询机构凯度集团权威发布的这份榜单,将严谨的财务分析与广泛的品牌资产研究相结合,量化了品牌为企业的财务表现所做出的贡献。其已经在全球51个市场调查了400多万名消费者,涉及1.8万个品牌,是全球唯一一个将消费者意见囊括在内的品牌价值榜单,被誉为品牌界的“奥斯卡”。

张瑞敏荣膺物联网生态品牌创立者

2021年:张瑞敏荣膺物联网生态品牌创立者

2021年6月29日,BrandZ颁发了历史上的首个个人荣誉,时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膺“物联网生态品牌创立者”称号。

海尔首创生态型企业传承新机制

2021年:海尔首创生态型企业传承新机制

2021年11月5日,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创始人张瑞敏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管理委员会和董事局,新一届董事局邀请张瑞敏担任新一届董事局名誉主席,选举周云杰为新一届董事局主席,聘任周云杰为首席执行官、梁海山为总裁。

2022年凯度BrandZ.jpg

2022年:“2022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发布,海尔连续四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百强!

6月15日,全球品牌数据与分析公司凯度集团发布了“2022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腾讯、阿里巴巴、华为、海尔等14家中国品牌入选。海尔连续四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百强,品牌价值实现逆势增长,位居全球第63名。

2023年:BrandZ全球品牌百强发布,海尔五度蝉联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

2023年:BrandZ全球品牌百强发布,海尔五度蝉联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

2023年6月14日,被誉为全球品牌界“奥斯卡”的凯度BrandZ在英国伦敦发布2023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腾讯、华为、海尔等14家中国品牌上榜。海尔连续5年蝉联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全球排名第59位。

企业文化

  • 第一代:“海尔,中国造”  
    1984.12.26 - 2005.12.26

    海尔精神:

    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时代内涵辨析:第一代海尔精神的孕育和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84年,张首席等创始人面对的现状是“整个车间没有一块玻璃是完整的、员工随地大小便、资不抵债亏空147万元、员工发不出工资、一年中连换三任厂长”。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海尔人开始了创业的征程。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张首席等创始人发扬无私奉献的忘我奋斗精神,夜以继日、焚膏继晷,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高起点引进,差异化地确立名牌战略指导思想,由此开启了持续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模式。

          与同时代的企业相比,海尔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用户导向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把用户满意作为组织卓越绩效的关注焦点,企业内部建立高效一致的创造顾客价值的流程和“用户永远是对的”强执行力文化,在管理上融汇贯通创造性地发明日清管理法,以日清管理法为基础逐步发展出OEC管理模式。

          对外,海尔强调“用户永远是对的”,“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创新的课题”;

          对内,海尔强调“优质的产品是优质的人创造出来的”,“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造力和潜能。

          张首席等创业者身体力行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和“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迅速内化为海尔的企业精神和作风,并在企业文化感召下,每一个员工用自己的实践和经历持续丰富这一精神和作风的内涵。

          同时期,美国创建了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在这一历史时期,海尔精神进行过一次微调。1997年,海尔在已经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的基础上即将开启国际化征程,为了更有效的凝聚员工士气,挑战更高的目标,集团将海尔精神中的“无私奉献”调整为“敬业报国”。

          在这一历史时期,海尔经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个发展战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到世界的发展扩张历程,但无论从管理还是研发、运营,基本上是以母国为中心的决策实施过程,这一阶段,可以定义为“海尔中国造”时代。

          对第一代海尔精神最生动、也是流传最广的诠释是“砸冰箱”的故事。“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每一个海尔人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挑战自我。

  • 第二代:“海尔,世界造”  
    2005.12.26 - 2016.12.26

    海尔精神:

    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海尔作风:

    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时代内涵辨析:在前三个发展阶段,海尔一直在攻城略地,到2005年,产业布局上,以家庭为中心的家电、家居、家装全产业线布局已经形成;在市场布局上,以本土创牌为目标的全球格局也已经落子成棋。

          2005年12月26日,在海尔集团创业21周年之际,海尔开启了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和之前三个阶段的区别是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海尔的世界品牌愿景是全世界的本土化的海尔扎根当地用户,整合全球资源,创出当地主流市场认可的本土化名牌,一个个本土化的名牌汇集成全球化的海尔世界名牌。

          这一历史时期,两个变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一个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把我们带入数字驱动的新经济。

          全球化和互联网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一样巨大而不确定。海尔向全球化品牌战略的转型正是为了抓住这个机遇。互联网把全世界变成一张网,全球化的海尔连接成日不落的版图。

          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美誉全球。这也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要扮演的下一个角色。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市场本土的人口红利、成本红利以及改革红利失去比较优势,国际名牌维护既有格局的阻力越来越大,海尔人需要创造新的资源才能创造新的用户和市场。这一阶段,可以定义为“海尔世界造”的时代。

           新时期的海尔精神跟上一时期相比是一次全新的版本迭代,相应的海尔作风也全面升级,人单合一、速决速胜,在保留快速敏捷风格的前提下,人单合一开启了新的管理纪元。对外是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的用户需求,对内则倒逼组织结构和流程的颠覆。在这一时期,海尔的组织结构从以自主经营体为基本单元倒三角结构发展为扁平化,进一步又发展为以小微为基本单元的网状组织。海尔在重新定义管理的同时,正在一步步重新定义企业。企业变创业平台,员工变创客,海尔又一次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这一历史时期,海尔的变革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触动了经典管理理论的神经。国外顶级学者和研究机构从质疑到跟踪研究,从认可方向和趋势发展到认可方法和工具。海尔并购美国工业代表企业通用电气家电把海尔模式推向管理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期待,预言中的下一个世界级的管理模式和社会模式如何改变美国工业的活化石。

  • 第三代:“海尔,网络造”  
    2016.12.26 - 2019.12.26

    海尔精神:

    诚信生态、共享平台

    海尔作风:

    人单合一、小微引爆

          时代内涵辨析:上一个历史时期可以称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科技从颠覆通讯方式切入依次颠覆了传统的传媒产业、零售产业,创造了免费和共享为驱动的诸多新型商业模式,下一个要颠覆的,将是传统工业制造业。当互联网已经为基础设施的时候,物联网时代加快到来。互联网带来的零距离、去中心化和分布式三大特征还将发挥更大的威力。

          未来已来。帝国正在崩塌,生态正在崛起。张首席两年前预言的后电商时代正在变为现实。桌面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速度;万物互联的场景商务要解决的则是诚信。

          新时期的海尔精神和海尔作风将成为海尔从传统工业时代的追赶者到物联网时代的引领者蜕变的愿景使命和行动纲领。

    这一历史时期,海尔人要抓住的机遇就是物联网为驱动的社群经济。

          这一历史时期,海尔人站在这样的起点上:物联网从提出到现在已发展17年,但迟迟没有在用户体验方面实现引爆,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销分离的现状,海尔正在探索的从电器到网器,从网器到网站的社群经济正是解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的有效路径。

          这一历史时期的海尔精神:诚信生态、共享平台,既是海尔创客的共同精神愿景,也是时代的殷殷召唤。

          传统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凸显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初期,海尔就提出“真诚到永远”的宗旨,在当时的条件下,海尔只要自己坚守诚信就能做到,因为企业是封闭的,流程是线性的。今天则不可能,因为,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从封闭的自成体系的组织变成开放的生态,只有整个生态具有诚信的能力,用户才能得到诚信的体验。诚信生态又构成共享平台的必要条件,在生态圈里,资源是开放的,只有生态中的攸关各方都做到诚信,大家才能实现共创共赢和共享。生态圈不一定能成为平台,而平台必须首先是诚信的生态。

          这一历史时期的海尔作风:人单合一、小微引爆,既是对新海尔精神的呼应,又构成对新海尔精神的支持。

          诚信生态和共享平台的价值追求离不开组织模式的变革。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说,公司终殆,城市永恒。管理大师德鲁克也预言过,企业终将消亡,但组织会永生。企业也是组织,但未来的组织却不是现在的科层制的封闭企业,它一定是自组织。很多企业发现了转型成为生态平台的重要性,但阻碍他们转型成功的却是组织本身。

          人单合一是适应未来的管理模式,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的小微则是创造用户价值的基本单元。人单合一是用户驱动下的动态的平衡,小微并联成用户体验迭代的生态圈,持续实现用户体验的引爆。

          人单合一、小微引爆概括了海尔生态创客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风格,也必将在创客小微的持续引爆引领中强化我们共同的海尔精神,共同推动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三次划时代管理变革的引领者。

  • 第四代:“海尔精神、海尔作风”  
    2019.12.26 - 

    海尔精神:

    诚信生态、共赢进化

    海尔作风:

    人单合一、链群合约

          第四代海尔精神、海尔作风与第三代海尔精神、海尔作风区别在于,共享平台升级为共赢进化,小微引爆升级为链群合约。

          共赢进化,就是和用户一起进化,这体现了区块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去中心化的用户自信任。去中心化之后,用户可以信任你,是因为他和你共赢进化,某种意义上说,用户也是一个创造者。

          链群合约,体现了区块链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去中介化的价值自传递。因为在链群合约里,所有的价值,所有的节点,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分享到

请给我们留言
  • *问题分类
    请选择问题分类
  • *姓名
    请填写姓名
  • 公司名称
    请填写公司名称
  • *邮箱
    请填写邮箱
  • 电话
    请填写电话
  • *描述
    请填写描述
  • *验证码
    看不清
    请输入验证码
  • 发送

扫描二维码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