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4月16日,完成既定任务的神舟13号飞船圆满着陆,欢迎回家!致敬英雄归来,致敬中国航天!
伴随着飞船的圆满降落,电视机前的海尔生物医疗副总经理陈海涛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下。此次在太空中伴随宇航员一起生活六个月之久的航天冷藏箱正是由他设计。
今天,海尔兄弟走进了海尔生物医疗的实验室,跟陈海涛聊了聊他和航天冷藏箱跨越16载的研发故事。

陈海涛:我记得那是在2006年,当年我研究生刚毕业,就业的选择问题,也犹豫过,当时我一心就想干些新东西,最后果断选择了海尔,因为看中了这个平台鼓励创新,可以做一些很有创新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业务。
对了,咱们国家开启医用航天冷藏箱研发,也是在这一年。

陈海涛:最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对我们技术人员来说还是蛮有压力的,因为国外航空技术对我们是封锁的,包括现在大家也知道,国际空间站不与中国进行航天产品对接,技术都是保密的。
但是航天产品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的荣誉,我们就都想铆足了劲儿,想做一款好产品在国际舞台上跟他们比比,我们就提出了要做到比国家需求参数更高的标准:重量要更轻,效率要更高!
最终经过层层选拔,我们的产品以优异的重量、效率指标,成功拿下国家项目。

陈海涛:因为我们给神舟飞船上的医用冷储箱做得特别出色,非常可靠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让航天部门印象非常深刻,在航天食品冷藏箱立项的时候,就决定由我们继续完成。当然,我们团队超额完成了任务,并且在冰箱的重量、能效、抗震三方面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最终,我们的航天医用及食用冷藏箱双双打破了西方国家长达三十年的技术垄断,并且根据我们拿到的一些公开信息推算,我们的产品指标比国际空间站做的还要好!


陈海涛:在09年的春节前,航天冷藏箱的研发走到了最艰难的模拟环境试验验证环节,结果试验室里意外发生了元器件大电流击穿故障。这种涉及核心技术的电子元器件、材料,发达国家都是对中国禁售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人家也更是保密的。根本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
当时为了快速复现问题,我们甚至在大年二十九去医院给“元器件”挂了急诊,为被打穿的元器件拍了X光片,依然没有发现原因。最后还是在试验辅助装置上发现并解决了问题。
其实整个的研发过程,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每一个难题我们全部都一一克服了。
陈海涛:海尔航天冷藏箱顺利完成任务后,会对航天员在轨的身体健康的一些指标、测试等提供非常关键的信息,航天员训练中心都会给我们一个评优的认可,也给我们发来感谢信。
最近这一段时间,可能大家也都能看见了航天员在空间站吃水果、酸奶,打开冷藏箱的时候,他们能找到那种家的感觉,我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觉得特自豪。

陈海涛:谈不上寄语,只能说共勉,现在大家活得越来越精彩了,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创新应该永远有魅力、有吸引力,年轻人保持激情、积极地去参与创新。
神舟13号安稳着陆
伴随宇航员经历了六月太空之旅的
海尔航天冷藏箱也圆满完成任务
并为地面科研团队
带回了珍贵的太空样本
这是海尔航天冰箱
第7次进入太空
也是陈海涛投身航天冰箱研发的
第18个年头
漫漫航天路仍在前进
海尔的自主创新曲也从未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