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为全球每个人节约10度电;去年至今,为每个中国人节约1度电,未来10年可节约10度电
上下班不开私家车,2至5层电梯停开,企业限电……这是国内很多城市开展“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一定要经历的一幕。这也意味着企业与个人在体验到能源短缺给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的同时,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在日益短缺的能源危机中企业与个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国家规定电冰箱企业即将实施新的能效标准。据了解,新的1级能效标准比过去的1级能效标准平均节能还要低25%。作为全球化冰箱品牌,海尔自2007年开始提前生产达到最新能效标准的冰箱,截至目前已生产1500多万台冰箱,按照目前电冰箱的日平均耗电量1度计算,海尔生产的新能效标准的冰箱共为国家节约13.7亿度电,相当于为中国13亿人口每人节约1度电。按照冰箱的平均使用寿命10年时间计算,只要消费者选择海尔节能冰箱,那么10年时间就能节约10度电。
海尔冰箱对社会的责任可以追溯到1997年。从1997年开始,海尔冰箱开始全面生产节能50%的“全无氟、零污染”的超级节能冰箱。作为中国第一个实现无氟生产的中国企业,海尔冰箱十年时间里累计生产4500万台无氟冰箱,为社会节约用电660亿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按照全球66亿人计算,海尔节能冰箱在过去10年里为全世界每一个人节约了10度电。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2008奥运会的到来,采用宇航纳米绝热材料的“奥运系列”冰箱实现了“厚度减半、省电一半”的效果。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着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是海尔冰箱一如既往旅行的使命。
海尔的节能冰箱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美国,海尔的节能冰箱达到“能源之星”的最高标准,目前海尔冰箱在美国已经占据10%的市场份额;在欧洲,早在2002年时,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政府规定,购买达到A+能耗标准的海尔冰箱,政府将补贴100欧元,而此前的1999年,海尔冰箱就率先达到欧洲A级能耗标准,获得德国政府50马克/台的补贴,现在海尔冰箱又达到了欧洲最高A++能效标准;与此同时,海尔的节能冰箱技术还获得澳洲、新加坡、韩国等最高五星级能效标准。海尔冰箱同时达到欧亚美能效标准意味着,中国冰箱行业的节能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尔冰箱实践自己的“绿色使命”已经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权威认可。2000年5月2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美国环保局联合向海尔冰箱颁发“全球气候奖”,表彰他们多年来在环保、节能冰箱项目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海尔成为国内唯一获奖的企业,获此荣誉的冰箱企业只有中国的海尔和美国的惠而浦。此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向海尔冰箱颁发“节能明星大奖”。这标志着海尔冰箱行使的全球责任已得到广泛认可。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社会,也无论是对消费者来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减少能源浪费比其它任何行为都有效。节能减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要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创新发展视为企业提高参与全球化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等关系,在满足用户对产品功能多样化要求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产品的环境因素。通过产品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及对新产品开展生命周期分析的研究,努力做到产品功能与环保性能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