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产业发展的历程表明了这样一种趋势:总是那些具备领先意义的企业,推动和引导着一切产业与行业的前行。在国际产业领域,一个企业推动一个行业和产业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这种带动和影响力往往遍及全球——全球意义的产业引导者。
对中国的产业和行业发展来说,这样的例子虽然还不多,但并非没有。冰箱业就是一个例证:由于一家中国家电企业的出现,西方跨国企业长期主导并独霸冰箱产业的历史、特别是独霸冰箱高端产品的历史被全然改写,曾经“卑微”的中国冰箱业不仅实现了创新性成长,而且在全球冰箱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一席——不仅仅是以规模,而是以产品的创新度在改变着
![]()
而具有这种影响力并真正影响了这个行业的企业就是海尔
升级:从引进技术到全球首创
毋庸置疑,任何一个产业的影响力,都来自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海尔带来的这种影响恰恰是从产品的创新开始的。1984年冬天,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上马的冰箱项目,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成立了。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的冰箱行业,海尔尽管是一个“后来者”,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中国冰箱行业的产品创新基因,并为此而影响了此后中国冰箱业产品创新走向——当时,从欧洲引进的冰箱结构全都是上冷冻、下冷藏,而且冷冻箱很小,这是根据欧洲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设计的。但中国消费者使用冷藏箱时间最多,而且还需要大的冷冻箱,为设计出方便中国消费者使用的冰箱,还处在“学生时代”的海尔冰箱,就尝试着打破“洋产品”的神话,颠覆了既有的冰箱概念,把上冷藏、下冷冻且冷冻箱较大的新型冰箱,奉献给了中国的消费者。
时至今日,中国所有的冰箱,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上冷藏、下冷冻的冰箱结构。
从此次颠覆开始,海尔冰箱开始建立后来影响了整个冰箱行业的创新谱系:
20世纪80年代,海尔推出了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并成就了中国冰箱行业的四星级冰箱标准;90年代,海尔又相继推出了中国市场上第一台无氟冰箱、第一台节能冰箱、第一台抗菌冰箱,成为引领行业升级的产品;2000年后,海尔冰箱产品开始由中国领先向世界领先跨越:全球第一台双门四温区冰箱、全球第一台光波增鲜冰箱等革命性产品的问世,标志着海尔在冰箱行业的贡献也由领先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跨越到领先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而真正影响世界冰箱行业,改变了世界中国冰箱产品格局,是海尔在“大冰箱”领域的全速推进。
海尔独创的改变传统大冰箱概念的法式对开门和美式对开三门、四门冰箱。美国家庭使用的主流冰箱是500立升以上的大冰箱,其传统结构都是左冷冻、右冷藏、中间有隔段,但因为美国家庭经常要冷冻一些大虾、大鱼、火鸡等需要横放的大食品,这样的冰箱结构显然难以盛下,切开又影响美观,因此许多人对此有抱怨,可是因为这种结构是同大冰箱与生俱来的,所以,也没人想到要去改变它。一直在大冰箱上寻找差异化突破的海尔,敏锐地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个抱怨,他们通过整合全球行业中最优秀的冰箱研发人才,研发出了彻底改变传统对开门冰箱结构的法式对开门和美式对开三门、四门冰箱,这种冰箱变左冷冻右冷藏的结构为上冷藏下冷冻,拆除了中间的隔段,使冷藏室内部宽度达到了90厘米,可以储存大火鸡等超大型美食,彻底摆脱了传统设计对冰箱空间上的限制。
这种新型的大冰箱的研发成功,迅速提升了中国冰箱业的产业品味,因而也一举跻身美国和欧洲最昂贵的冰箱之列,美国和欧洲著名的高档家电连锁店,也发来了定单,市场销量直线上升,以至于海尔在美国的工厂超负荷运转仍然供不应求。
更重要的是,这款冰箱改变了美国和欧洲消费者大冰箱的传统概念,过去传统的对开门冰箱销量直线下降,迫使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洲的国家的大型冰箱企业,也开始研发这种新结构的大冰箱。由此可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像海尔法式对开门、美式对开三门、四门大冰箱这样的产品,一定会被跟进并流行全球——海尔冰箱再次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了世界冰箱产业方向。
海尔的产品创新历程,也伴随着其技术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成长历程,正是这种技术的不断升级,才使海尔的产品创新有了牢固的基础。
变迁:从中国名牌到世界名牌
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产品的旗帜。与产品不断创新相辅相成的是,海尔冰箱的品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海尔通过这种建立在产品不断创新基础之上的品牌价值提升,演绎着从中国名牌成长为世界名牌的传奇。
海尔首先扮演的是中国冰箱业质量第一的角色。1988年12月,海尔冰箱在全国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从此树立起了海尔冰箱质量第一的美誉度,也由此奠定了海尔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头地位。
同时,海尔还扮演着市场领先者的角色。海尔冰箱成为无可置疑的中国冰箱行业技术升级的领航者,无论是无氟、抗菌、节能冰箱,还是软冷冻、光波增鲜等技术,均给中国消费者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内涵。海尔冰箱由此在国内连续17年蝉联中国冰箱市场第一占有率。
如今,只要一提到冰箱人们就会首先联想到海尔,海尔在全球消费者中已经具备牢固的认同度。这种高度认同推动着海尔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也正是鉴于消费者二十多年如一日对海尔冰箱的忠诚度,2005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海尔冰箱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品牌。
同样是凭借产品的不断创新,海尔冰箱“走出去”创牌之路越走越宽广。上世纪90年代初,海尔冰箱以自主品牌开始了在欧美发达国家历练,通过不断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创造着市场需求,不但进入了欧美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而且在被欧美消费者“消费”过十几年后,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海外品牌。
1999年,“当地化设计、当地化生产、当地化销售”三位一体的美国海尔成立,标志着海尔冰箱吹响了在世界各地打造本土化品牌的号角。经过数年的发展,海尔冰箱已经被美国南卡政府看成是当地品牌,并成为政府招商引资时的招牌。
而海尔冰箱在全球推出的法式对开门冰箱、美式变温对开三门、四门等顶级冰箱,更是被当地主流报纸《USA TODAY》(今日美国)以“走进变温时代”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这一切都表明,海尔冰箱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本土化品牌。
海尔品牌的升级,伴随着的是海尔战略的不断升级,从名牌战略到多元化战略,从国际化战略到全球化战略,是海尔战略的升级,成就了海尔品牌的步步登高。
影响:一个行业的历史性改变
随着海尔冰箱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海尔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其对行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对中国冰箱业来说,海尔冰箱犹如行业的稳定器。一直以来,中国家电业陷入了无休无止的价格战。但是,唯独冰箱行业一直比较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业内专家对此的分析是:一个行业必须有一个处在领导地位的品牌导航,才能够引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中国冰箱行业中,海尔就是这样一个企业,海尔冰箱靠不断地创新创造出了无数的差异化产品,引领着行业内的企业有效规避了价格战,转向了价值战。这是海尔冰箱20余年来给中国冰箱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之一。
对中国冰箱业来说,海尔冰箱还是行业的增值机。虽然自2000年起,中国冰箱的产量与出口量就稳居世界首位,并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40%,但在世界第一冰箱大国的背后却一直有一处隐痛——中国冰箱的出口价格低得可怜,2006年平均价格仅为106美元,然而,这个埋藏已久的隐痛终于被海尔改写,海尔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的超级空间法式对开门冰箱和美式变温三门、四门冰箱,最贵的卖到了2399美元,较2006年的全国平均水平翻了20多倍,彻底颠覆了中国冰箱廉价出口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冰箱品牌在全球市场低质的形象。
对世界冰箱业来说,海尔冰箱是行业的革命者。海尔通过革新500立升以上大冰箱的传统结构,改变了制造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大冰箱概念,更重要的是掀起了世界冰箱业的创新浪潮。不创新,就消亡——海尔靠创新在中国冰箱行业奠定的这一行业规范,又继续在世界冰箱行业中上演着、延续着……
信息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