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小微主 路凯林
雷神的股权比例上周末基本确定下来,外部风投公司调查完雷神后如无问题,双方就可以签订投资协议了,而这也意味着雷神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从去年12月开始创业到现在10个月,雷神走过的关键节点:

没有“大数”吃,倒逼交互用户
其实说起来,最开始做雷神我也是被市场逼的。我之前是做笔记本的,近几年PC市场不断萎缩,笔记本更是被淹没在拼配置、拼价格的红海中,市场业绩差,我们的日子肯定好过不了,连“大数”都吃不了,这倒逼我们去研究用户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发现虽然笔记本行业是下滑的,价格更高的游戏本发展却很迅速。
为用户体验,放弃线下渠道
之后,我们的粉丝也越聚越多,雷神在游戏圈内也开始小有名气,不少线下客户也找上我们想要代理我们的产品。这对别的产品来说,可能是发展壮大的好机会,因为一下子就会带来很大的销量,但我拒绝了。
线下的渠道对用户的反应太慢,产品可能需要几个周之后才能到用户手上,而游戏本迭代速度很快,这会影响用户体验。雷神如果和之前的笔记本一样只是走量,很快就会陷入拼配置、拼价格的老路上,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敢对赌,才能赢来一流资源
雷神911是我们的里程碑产品,G公司是笔记本全球第一的代工厂,今年6月份我们拿着911的方案找到他们时,他们根本不愿意承接,因为他们需要单独开发模具,量少的话根本不挣钱。
因为前期有用户交互的底气,我就和他们签订了对赌协议,承诺首单1万台、全年6万台的目标,他们同意了。而之后的市场结果也验证了我们交互的准确性,不到2个月首单1万台的911就售罄,而这也一举奠定了我们在游戏本行业第二的位置。
为创业,主动出击找风投
随着雷神的发展壮大,小微市场化也提上了日程。但当时集团内部根本没有孵化机制做支持,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小微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如何吸引风投,风投来了员工怎么跟投……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小微市场化的进程在今年六七月份一度出现停滞。
但想创业,绝对不能等靠要,既然内部没有成型的孵化机制,那我就到外部取经。之后,我多次去参加路演,接受风投的挑战,将外部专家的意见、建议,和内部孵化平台一块去探讨,动态中不断调整孵化方案。
最终,集团孵化平台基于各方利益最大化,搭建起了一套孵化机制,而雷神也终于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小微。回顾整个创业历程,我想说的是,雷神的市场化才刚起步,但创业绝不能等靠要。(作者: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