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海尔表现尤为亮眼,其品牌价值高达5152.76亿元,连续24年稳居榜首,彰显了其在复杂多变的行业周期中始终保持高速稳健的发展态势。

品牌,最有价值的资产
中国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于1995年首次发布,已成为国内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牌价值研究项目,为消费者及海内外各界研究中国品牌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指出,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价值越是凸显。1994年80个品牌平均收入19.58亿元,而今100品牌31年总增长41.07倍。前20位品牌1994年平均收入49.84亿元,2024年平均3523.33亿元,增长了69.69倍。尽管大浪淘沙,但是强者恒强的趋势始终显现,“大船”依然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力。
而经过31年的市场竞争,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健康。榜单首次发布时,80个品牌只有一汽和红塔营收过百亿。现在100个品牌中,市场规模过千亿(含)的15个,500-1000亿元之间的品牌8个,100-500亿元之间的品牌37个,20-100亿元之间的品牌30个,20亿元以下的10个。
与此同时,头部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回看1995年首届榜单,许多品牌已淡出公众视野,也涌入了比亚迪、科大讯飞等新兴品牌,但海尔、五粮液等品牌依旧位居前列,展现强大品牌韧性的同时,也凸显了坚持长期主义、构建品牌核心价值的战略意义。

创新,构建品牌护城河
报告特别指出,31年来海尔品牌价值增长125.7倍,2024年度收入增长8.02%,连续24年位列榜首。持续领跑的背后,得益于其近年来在生态共建、全球布局、IP矩阵、AI科技等多维度的持续创新。
在生态布局方面,海尔聚焦实业,持续深耕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三大赛道,构建起全方位多元化的生态体系,“生态圈”持续扩容:并购开利,拓展制冷领域;入股上海莱士,完善血液产业链;入股新时达,切入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赛道,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布局;收购汽车之家,拓展汽车产业生态,构建“人车家互联”的智慧生活场景。

作为中国最早以自主品牌出海的企业之一,海尔坚持“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三位一体布局,通过复制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实现全球业务高效整合。如今,海外每售出3台中国品牌家电,海尔独占2台,全球品牌影响力卓著。

在用户交互方面,海尔构建KOB、KOE、KOS三级矩阵,有效将流量沉淀为终身用户。以今年爆火的懒人三筒洗衣机为例,海尔在精准捕捉“分区洗护”需求后,经过8000多万次交互,上市7天预约8.8万台,目前已交付近20万台,并衍生出多品类、跨区域的“懒人洗家族”。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海尔构建起“天上有大模型、空中有智能体、地上有AI终端”的立体化布局。在大模型端,海尔自主研发智慧家庭垂域大模型Uhome、天智工业大模型等,并接入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为多领域发展注入智慧动能;在智能体端,海尔通过小优音箱把整个智慧家庭连接起来、控制起来,未来也将推进家庭控制机器人的落地;在AI终端方面,“AI之眼”系列家电赋予设备智能识别能力,使家电从“听懂指令、按需执行”升级为“看懂状态、主动服务”。

当市场陷入价格战与流量焦虑时,行业先行者正在用生态思维重构产业逻辑,以全球化视野拓展增长边界,用AI科技重塑用户体验,为品牌长青提供可借鉴路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种“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引擎”的战略定力,或许正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终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