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清·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古时候,在洞庭东山的碧螺峰石壁上,生长着一种野茶,经常有人背着竹筐过去采,每日饮用。
有一尼姑经过此地上山春游,看到这种野茶,于是顺手摘了几片,没想到用热水冲泡后,此茶奇香无比,香气冲鼻,惊呼“香的吓煞人”,于是这种茶就有了一个比较奇特的名字,名为“吓煞人香”。
清代的康熙年间,康熙到此地视察,品尝了一碗这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不由地也被这茶的清香所吸引,龙颜大悦,对此茶倍加赞赏。不过得知此茶名为“吓煞人香”之后,感觉极为不雅,这等好茶怎能背负如此之恶名,于是大笔一挥,给这茶赐了个新名字,名为“碧螺春”,后来此茶也从康熙那时开始,成为了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以上便是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有此历史,又有味道,碧螺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的碧螺春,在春天,也是能与西湖龙井分庭抗礼的鲜美春茶。
由于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又称为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是每一位喜爱春茶的人的心头好。
同为春茶,许多人喜好把碧螺春同西湖龙井比较,二者在明前时期的品质都是绝好的,但因为产地不同,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碧螺春为洞庭山产,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龙井出自西湖,龙井是中国杭州四大名茶之一,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清明前夕的碧螺春,是最好的一批茶,数量又及其稀少,对春茶有喜好的小伙伴们,现在正是最佳入手时期!
碧螺春贮藏条件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往年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
一定要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海尔飨宴系列152升风冷无霜立式柜,可设置专属储茶模式,留驻茶香原味。
独立抽屉设置,为茶叶留出一片绝佳的存储空间,风冷无霜,保护茶叶鲜美口感,享受口感最佳的明前春茶!